緊急通告!5月剛剛開始,嚴查公轉私+社保+稅收證明+産業所得稅新規,不學習沒法幹活!
5月剛剛開始,又有一大批新政策開始實施了,無論你是會計還是老闆,都建議大家仔細學習,不然沒法幹活!
5月前後開始的新政策:
1、4月28日起,多地取消開戶許可證,個人銀行賬戶管理將更加嚴格,同時“公轉私”要小心了
2、增值稅加計抵減的做賬方式明確了
3、5月1日起,産業社保費率降低,同時社保移交稅務的方式也明確了!
4、國務院發文,對産業所得稅進行了修改,會計一定要知道變化
5、5月1日起,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事項有了新變化
6、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文,明確:固定資産加速折舊優惠擴大至所有製造業範圍
7、5月1日起,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徹底明確了!
取消一個證!嚴查“公轉私”
北京、山東、福建、廣東、深圳等地相繼發布公示,自2019年4月28日起,全面取消産業銀行賬戶許可。文件再次明確:加強銀行賬戶資金管控,取消開戶許可證!
隨着北京、山東、福建、廣東、深圳等地相繼推開,說明取消産業銀行賬戶許可開始加快進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預計接下來其他各省也會相繼推進。
對于取消開戶許可的政策,各地已經出臺相關的公示,並且開始正式實施,這對我們工作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在這裏提醒各位:以後個人銀行賬戶轉賬管理將會更加嚴格了。尤其是那些還在用私人賬戶發工資的老闆們,那些超過限額劃款的銀行賬戶,都要小心了!
定了!增值稅加計抵減必須這樣做賬!
最近,又一重要政策發布!財政部明確,增值稅加計抵減必須這樣做賬!千萬別寫錯分錄了!
舉個例子
假設:2019年4月份我一般納稅人咨詢公司符合增值稅的加計抵減政策,4月份銷項稅31萬元,進項稅額10萬元,全部屬於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
分錄:
4月份增值稅的加計抵減額=10萬元*10%=1萬元
應納增值稅=31-10=21萬元
實際繳納增值稅=21-1=20萬元
一、計提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21萬元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1萬元
二、計提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繳納增值稅的分錄: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1萬元
貸:銀行存款 20萬元
其他收益 1萬元
社保費率降低,移交稅務方式明確
5月1日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要降至16%,社保繳費基數要調整……《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彙總方案》馬上要實施了,它會對你有什麽影響?
産業所得稅修改,變化很重要
爲與新修訂的産業所得稅法、慈善法相銜接,對産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相關條款作了相應修改,明確了公益性捐贈支出結轉扣除的詳細操作,删除了稅務機關審核批準非居民産業彙總繳納産業所得稅的有關規定。
依據《國務院對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令第714號),主要修改變化如下:
一、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産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修改爲:“産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産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
二、第五十二條修改爲:“本條例第五十一條所稱公益性社會組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慈善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
“(一)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二)以擴展公益事業爲宗旨,且不以營利爲目的;
“(三)全部資産及其增值爲該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營運結餘主要用於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的事業;
“(五)終止後的剩餘財産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
“(六)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七)有健全的財務會計製度;
“(八)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該法人財産的分配;
“(九)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第五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爲:“産業當年發生以及以前年度結轉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
四、删去第一百二十七條。
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有了新變化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對于調整<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有關事項的公示》(國家稅務總局公示2019年第17號),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調整受理開具機關。將《稅收居民證明》的受理、開具機關調整爲新的縣稅務機關名稱,但受理、申請開具的辦理流程保持不變。
二、調整部分開具事項。稅收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時間由一年調整成183天。
三、精簡部分涉稅資料。
四、修訂調整表單樣式。
《公示》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重磅!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擴圍!
爲幫助製造業産業加快技藝改造和設備更新,現就有關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公示如下:
一、自2019年1月1日起,適用《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對于完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産業所得稅政策的通告》(財稅〔2014〕75號)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對于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産業所得稅政策的通告》(財稅〔2015〕106號)規定固定資産加速折舊優惠的工業範圍,擴大至全部製造業範圍。
二、製造業按照國家分析局《國民經濟工業類別與代碼(GB/4754-2017)》確定。今後國家有關部門更新國民經濟工業類別與代碼,從其規定。
三、本公示發布前,製造業産業未享受固定資産加速折舊優惠的,可自本公示發布後在月(季)度預繳申報時享受優惠或在2019年度彙算清繳時享受優惠。
劃重點!新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兩點!
1、2019年1月1日起,固定資産加速折舊優惠的工業範圍,擴大至全部製造業範圍。
2、公示發布前,製造業産業未享受優惠的産業可以在産業所得稅預繳或彙算清繳的時候享受。
稅總明確!5月1日起,
留抵退稅必須這麽做!
《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對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示》(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示2019年第39號)出臺後,稅務總局製發了《國家稅務總局對于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示》(國家稅務總局公示2019年第20號),就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征管事項進一步予以明確。
劃重點!重要內容主要有以下6項!
一、符合什麽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留抵退稅?
1、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六個月(按季納稅的,連續兩個季度)增量留抵稅額均大於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於50萬元;
2、納稅信用等級爲A級或者B級;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
4、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
註意:以上條件需同時符合,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二、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如何計算?
納稅人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
註意:進項構成比例,爲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三、納稅人如何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留抵退稅?
《公示》明確,納稅人申請辦理留抵退稅,應在符合條件的次月起,在申報期內完成本期申報後,需要提交《退(抵)稅申請表》。
註意:
1、稅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可以在同一申報期內,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留抵退稅;
2、當期可申報免抵退稅的出口銷售額爲零的,應辦理免抵退稅零申報。
四、稅務機關是否需要對納稅人進行審核確認?如何審核?
在辦理留抵退稅過程中,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是否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當期可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等進行審核確認,並按準予辦理、暫停(終止)辦理、不予辦理三種情形進行處理。
五、在稅務機關準予留抵退稅後,納稅人應如何進行相關稅務處理?
納稅人應在收到稅務機關準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告書》當期,按照稅務機關核準的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沖減期末留抵稅額,並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相應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
六、如果發現納稅人騙取留抵退稅,如何追責?
納稅人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來源:財務第一教室、稅臺、稅務經理人、中國政府網、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河南稅務、稅務師等。